【怎样理解课程游戏化】
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作出的重要论断,有三个内涵:
1.幼儿园课程应该游戏化,充满游戏精神——自由、自主和创造,不是个别环节要做游戏,而是一日生活充满游戏精神;
2.幼儿的自由游戏时间应该充分保证,这是儿童的权利;
3.其他环节,尤其是集体教学环节应该尽可能采用游戏的方式,真正让教学活动游戏化。
游戏化是幼儿园课程的特征
对幼儿来说,游戏是他们的存在方式,是他们的生活内容,自由、自主和创造的游戏伴随着他们的生命成长。无游戏是“小学化”、“成人化”的主要表现,要形成一种鼓励游戏、欣赏游戏、服务游戏、观察游戏和合理指导游戏的课程文化。用虞教授的话来说就是要让我们的课程更加有趣一点,生动一点,实在一点,有效一点。
【如何理解课程游戏化这一概念的】
明晰课程游戏化理念。
卢处讲到,幼儿园要增强课程意识,从幼儿园特色出发,开发课程,要体现尊重幼儿的活动,突出幼儿主体地位,师生共同创设环境、区域,相互交流,活动呈现动态趋势,让教师、孩子、幼儿园都有提高。
各园要将理念渗透进现用教材,在不变中求变,变中求稳,稳中求新。将课程与游戏融合、统整,优化基础课程、规范生活课程、创新辅助课程。用游戏方式组织课程,让孩子在操作中、游戏中学习。
【我的批注】这里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课程游戏化”内涵,并且进一步明晰了各园如何实施“课程游戏化”,卢处长讲得很具体、到位。一方面希望大家珍视游戏,尊重幼儿年龄特点,用适合他们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另一方面,希望大家不要盲目跟从,无所适从,课程游戏化并不是要大家生造一个新的什么“游戏化课程”,而是让大家在本园原有课程基础上,更新观念,改革课程实施方式,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孩子和幼儿园的发展。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内容来自用户:芸菲fly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摘要: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课程游戏化不是把幼儿园所有活动都变为游戏,而是确保基本的游戏活动时间,同时又可以把游戏的理念、游戏的精神渗透到课程实施的各类活动中。
《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都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强调: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幼儿园的课程游戏化呢?笔者认为:
一、首先教师要理解课程游戏化的实质
课程游戏化不是用游戏去替代其他课程实施活动。课程实施的途径有很多,所谓课程游戏化不是把幼儿园所有活动都变为游戏,而是确保基本的游戏活动时间,同时又可以把游戏的理念、游戏的精神渗透到课程实施的各类活动中。也就是说,专门的游戏活动时间要确保。确保是指幼儿每天有自选活动的机会,能自选游戏,自由游戏时间应得到保证。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把游戏理念及精神渗透到课程实施的各类活动中去。这其中包括一日生活、区域活动、集体教学活动等。
二、在一日生活中要体现课程游戏化陶先生在《生活教育》中通俗易懂地提出
【浅谈课程游戏化】
内容来自用户:可爱的野兽们
浅谈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人类的一切知识和经验都来源于生活,幼儿园课程也同样来源于生活。现在,国内外幼儿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之一就是在教育目的上倡导“教育即生活”的主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国内外幼儿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纲要》为幼儿园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幼儿的认知特点、学习特点也要求幼儿园课程不能以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为主要任务,它必须让幼儿通过在环境中与他人共同生活来获得经验。幼儿园的课程应关注幼儿的生活,积极利用周围环境,关注课程各领域的有机整合,促进幼儿整体、和谐、健康地发展。因此幼儿园课程建设必须立足于生活化游戏化。
一、幼儿园课程生活化
1.对幼儿而言,生活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重要的学习途径。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幼儿有关的社会生活及幼儿的游戏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要善于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利用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利用幼儿熟悉的环境,以适合幼儿的方式,组织我们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他特别注重教育的生活化,从实际生活中选取教学内容,使幼儿感到亲切、自然,并能获得必要的生活经验。生活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也是一种体验。在幼儿一日生活小环节随时都隐藏着教育的内容,教师要善于观察、3 .
【如何将课程游戏化精神融入到早操编排】
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作出的重要论断,有三个内涵:
1.幼儿园课程应该游戏化,充满游戏精神——自由、自主和创造,不是个别环节要做游戏,而是一日生活充满游戏精神;
2.幼儿的自由游戏时间应该充分保证,这是儿童的权利;
3.其他环节,尤其是集体教学环节应该尽可能采用游戏的方式,真正让教学活动游戏化。
游戏化是幼儿园课程的特征
对幼儿来说,游戏是他们的存在方式,是他们的生活内容,自由、自主和创造的游戏伴随着他们的生命成长。无游戏是“小学化”、“成人化”的主要表现,要形成一种鼓励游戏、欣赏游戏、服务游戏、观察游戏和合理指导游戏的课程文化。用虞教授的话来说就是要让我们的课程更加有趣一点,生动一点,实在一点,有效一点。
【论文浅谈课程游戏化文档(1)】
内容来自用户:夏熙橙
浅谈课程游戏化摘要:“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生活中的一部分,它与儿童的身心成长和发展密不可分。游戏所具有的能量是开发幼儿内部固有的潜力。《纲要》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最近,江苏省课程研究中心推出课程游戏化的方案,这就要教师将幼儿活动游戏化。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
通俗地说,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点,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幼儿动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充分一些。因此,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就已提出了“游戏是基本活动”的问题。所谓基本活动,意味着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我认为基本活动内涵有三:一是幼儿园课程应游戏化,充满游戏精神,是自由的、自主的、创造的、愉悦的。这不是个别环节要做游戏,而是一日生活都要充满这种游戏精神。二是自由游戏时间要保证,不能被“教学”及其他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所替代。三是其他活动环节,尤其像集体教学活动环节,应尽可能采用游戏方式。
不能把所有活动都变为游戏。高质量的教育有赖于科学的实践,游戏化是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发展实践的基本路径和指导思想之一,也是切入点之一。课程游戏化的关键在教师,焦点在幼儿,幼儿行为总能折射教师的思想和作为。课程游戏化的核心追求是幼儿积极投入活动过程并充分探索、交往与表现,是幼